新闻
新闻发布会
国内
山东网视
电影风向标
母婴
食品
财经
房产
汽车
旅游
女性
搞笑
网上安徽
3G
媒介
手机安徽网
国际
安徽信息港
金网
安徽评论
安徽社区
新思丝
奇闻
科教
军事
教育
体育
健康
招聘
IT
食品
乐卡会
行业联盟
前沿焦点 > 新闻 > 政协委员系列报道之一 打造贵阳市城徽甲秀楼

政协委员系列报道之一 打造贵阳市城徽甲秀楼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16-02-03 11:40 浏览 人次

引领贵阳传承历史文化塑造阳明文化品牌

——访贵州省政协委员郭子仪

贵州省政协委员郭子仪

清代贵阳八景之一的“鳌矾浮玉”即为位于贵阳南明河鳌矶石上著名古建筑甲秀楼。贵阳甲秀楼犹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汉的黄鹤楼、成都的望江楼、昆明的大观楼等都是这些城市的标志一样,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也是贵阳的徽章。

甲秀楼简介

作为民进界别的贵州省政协委员,文化领域是郭子仪委员长期密切关注的领域。郭子仪委员对甲秀楼建筑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他介绍说,甲秀楼高约22.9米,为木结构阁楼,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楼前桥先称江公堤,后改浮玉桥,桥头建有涵碧亭,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现楼内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收藏中,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206字长朕为一绝,比号称天下第一长朕的昆明孙髯翕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始建于1598年的甲秀楼,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这种建筑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当年的贵州巡抚江东之倡导修建甲秀楼,建楼以前,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马廷锡曾在此建栖云亭讲学传道,可见用意深远。既点明贵阳山水甲天下,又鼓励贵阳学子努力学习。”

甲秀楼长联

甲秀楼巍然屹立在南明河中心的鳌基石上。不仅给人以“镜中境、水中楼”的魔力感。还有“科甲挺秀”,“独占鳌头”,人才辈出之意。长期以来,贵阳甲秀楼含有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她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贵阳的城市和人文标志,是生态贵阳的名片,是贵阳“人杰地灵”的象征,是贵阳山水与人文的精华,是贵阳人共同文化的精神家园。在生态文明、爽爽贵阳、多彩贵州高铁时代背景下的贵阳。

美丽甲秀楼

“独一无二”的甲秀楼让郭子仪委员十分自豪,然而,甲秀楼如今现状也令他十分担忧。他说:“如今甲秀楼并未特别的保护,文化也没有特别宣传、弘扬,有的区域甚至外租用于开茶楼,不仅有一定的破坏性,同时磨灭了人民群众对甲秀楼所承载的文化的崇敬等,实在让人痛心疾首,令贵阳市乃至贵州人汗颜”。

贵阳的母亲河——南明河和甲秀楼相映成辉

郭子仪委员建议:

一、甲秀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文物、文化、文史等等相关部门应该在这一特色上大做文章,加之王阳明高徒马挺锡曾在此讲学传道,阳明文化的系列活动有了契机,所以,应该以此来提高此楼的知名度和可鉴赏性,弘扬阳明文化,效果应该不亚于黄鹤楼、望江楼等等。以吸引广大的旅游文化爱好者和建筑专家等等来观光、考察一定会有极大的价值。

甲秀楼夕照

二、将已建的”多彩贵州城”的部分具有“市场”、文化价值的物件,收集收藏的贵州省苗族、侗族、彝族、水族、革家、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传统服饰、手工刺绣品、民间蜡染数百余件,令人叹为观止的部分由招标的文化企业认真规划,就地打造甲秀楼文化陈列馆。政府相关部门专业管理、指导。形成阳明文化相连的陈列馆。馆所陈列展示的民族传统服饰和民族工艺品,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体现,也是贵州各少数民族的骄傲,文史馆、文物等等机构是重要的监管、指导部门。极有必要就地浓缩的打造阳明文化中心(比照孔学堂思路)。

秀美甲秀楼

三、自明清以来,甲秀楼就是贵阳人游宴之所。然而,现在应该以文化企业的入驻进行操作,政府监管,进行“有限”的、设置门票的出入方式进出入甲秀楼。充分体现“文物”、历史、考察的城市文化旅游的价值。让所有人体会到“文化”的旅游应该是有“条件”的,“围墙”化的强化管理确实需要认识、经济、规划管理等作为前提。每天的出入人数的限制、收费管理,更加突出历史文化的价值。所以,规划打造甲秀楼品牌,对省会城市贵阳、贵阳人而言,是有价值的、永恒的。

甲秀楼夜景

四、甲秀楼历经六次大规模的修葺和400年的风吹雨打,依然矗立不倒,见证了筑城400年历史,多少骚人墨客挥毫泼墨,热情扬溢地撰写楹联,为甲秀楼增添了新的人文内涵。而今古老的甲秀楼应该以其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成为林城儿女休戚与共的美丽家园。所以,招标入驻文化企业应该承担起传承文化、书画艺术弘扬的时代责任。打造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内涵,甲秀楼不可轻视。建议贵阳市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应该把阳明文化历史、甲秀楼古建筑、诗书文化纳入本土自信、文化心理的教育范畴。

秀丽的甲秀楼和清澈的南明河相得益彰

曾经的英雄辉煌事迹就像南明河畔轻扬的柳丝一样随着不尽河水悄然离去,但是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和文化要靠一代一代的有为青年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让贵阳儿女记住自己的历史,这是贵阳教育的使命。(龚超 苟敬萍)

责任编辑:龚超 苟敬萍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收藏本文]
安徽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安徽信息港"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安徽信息港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