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发布会
国内
山东网视
电影风向标
母婴
食品
财经
房产
汽车
旅游
女性
搞笑
网上安徽
3G
媒介
手机安徽网
国际
安徽信息港
金网
安徽评论
安徽社区
新思丝
奇闻
科教
军事
教育
体育
健康
招聘
IT
食品
乐卡会
行业联盟
前沿焦点 > 新闻 > 侗都黎平 颐养胜地系列报道之八

侗都黎平 颐养胜地系列报道之八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18-01-24 12:13 浏览 人次

 三大战略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2017年贵州黎平县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黎平县城新貌(邹勇 摄)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黎平县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确立大目标,引领大发展,聚焦脱贫攻坚、文化旅游、生态绿色、项目建设、城乡统筹、改革开放、民生改善、安全稳定,苦干实干,加油干,实施大扶贫、用好大生态、实现大发展!

  2017年全县经济实力稳中有升,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同比增长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7亿元,同比增长11%;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完成107.35亿元,同比增长11.5%,贷款余额完成86.01亿元,同比增长18.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213元和7934元,同比增长9%和10%。全县小康社会实现程度预计达89%。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8.17%,居全省第36位,比去年上升30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17年6月20日,中共黎平县委书记王茂才(左二)到茅贡镇流芳村调研扶贫产业有机稻发展情况(杨代富 摄)
 

  大扶贫:感恩奋进奔小康
 

  一年来,黎平县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为动力源泉,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强力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持续推进奔小康目标。

  “2017年6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59个贫困村出列,1万贫困人口脱贫” 黎平县围绕省定脱贫目标任务和“十有一超”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县委、县政府建立县四家班子领导干部抓脱贫攻坚“下抓两级”工作机制和脱贫攻坚“6+7”、极贫乡(镇)村脱贫攻坚、七大领域攻坚等系列方案文件和系列激励奖惩机制办法责任落实方案,强化“321”全员领导干部包保责任落实,向贫困发起“总攻”。

  抓实“产业扶贫”这个关键。按照“户户有脱贫产业,人人有致富门路”的要求和“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产业布局,以“两茶一药一蔬”为重点,以“一种两养”为主攻方向,主攻茶叶、油茶、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生态家禽六大产业,探索创新绿壳蛋鸡“1244工程”、“洋洞有机小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扶贫产业抱团发展模式,坚持扩规模、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链接机制。引进贵州好菇粮、温氏集团等一批优强企业,培育龙头企业53家,成立合作社989个。
 

  中潮村七所蓝泥湾乡村旅游合作社首笔资产收益分红(吴春霞 摄)

 

  一年以来,投入扶贫资金1.33亿元,整合涉农资金5.75亿元,争取扶贫产业子基金6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22个,覆盖贫困户3.5万户7.6万人。

  围绕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六大主导产业。完成茶园、油茶新建及改造7.69万亩,种植中药材3.87万亩,蔬菜30.2万亩,食用菌1296万棒,出栏生猪20.65万头、牛3万头、羊1.5万只、家禽127万羽,实现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实现总产值36.2亿元。产业覆盖9.7万户28.5万人,其中贫困户3.5万户7.6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4元。完成就业培训1059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79人。

  抓牢“易地扶贫搬迁”重点不放松。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653户6766人,目前,3个安置点14480人的集中安置房住建设有序推进,预计今年6月底入住,2018年拟搬迁17461人安置点已启动前期工作。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有就业、稳得住,该县把产业、就业、培训、帮扶、服务“五个全覆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建立健全1653户6766人的就业台账,开展移民就业技能培训,帮助1940名就业困难贫困人员就业。同时,该县食用菌产业园项目2018年建成后,至少可解决每户移民1人就业。

  做好“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万人次2304万元;分别发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救助补偿、大病救助资金288万元和1062万元,“四重医疗”保障水平达97.6%,通过“救急难”为8554户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743万元;竣工保障房2324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三改”4495户。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12.5万人次2亿元,对3.8万户15万受灾群众发放救灾资金26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6657人,帮助1066名劳动者追讨薪资1012万元;发放866个贫困户生态护林员补助金866万元、贫困户森林生态补偿226万元。

  完善“六个小康”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建制村通水泥路(油路)、通客运2个100%;建成乡镇供水工程4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3个,解决2.6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投入1.06亿余元改造4495户农村危房和同步“三改”,建小康房400户;投资3.4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10+N”工程;完成27个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实现403个村4G信号和广电网络全覆盖,农村宽带12兆覆盖率达60%。

  通过努力,预计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9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实现6个贫困乡镇省标摘帽、59个贫困村国标出列。
 

  茶农在黎平县生态茶场采摘明前茶(胡宪林 摄)

 

  大生态:绿色崛起增活力
 

  该县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生态文明千年大计,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创新,借助“外部活力”、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

  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黎平县“大生态”战略实施意见》,编制完成《黎平县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划定生态红线面积1786.49平方公里,用制度红线守住了绿色底线,绿色发展成为侗都黎平发展的鲜明底色。

  完成营造林6.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全面推行“河长制”,821名河长全部上岗,选聘866名生态护林员,守护好绿水青山。全县出境断面和2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6.27%、72.38%。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良天数达95%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稳定控制在3.0以内。

  太平山森林康养基地、侗乡森林康养基地分别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和全省“首批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八舟河入选贵州“生态地标”,黎平入选 “全国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 和“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州级生态村27个。查处林政案件218起,办结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案件11起,取缔关停企业8家,整改环境突出问题28个;完成20个美丽乡村建设和21个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农村清洁“风暴行动”,清除存量垃圾2400余吨,清理整治河道2800余公里,乡村颜值更高。城市管网建设和夜市摊点进一步规范,城区绿化面积达4.5万平方米。

  黎平县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认证有机产品企业7家,有机产品14个,绿色食品2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面积9.8万亩,有机农业成为黎平县靓丽名片。引进联合利华、贵州好菇粮等一批优强企业落户黎平;州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51家;新增注册农民合作社272家。加快5个省级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9.27亿元,实现总产值1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4%以上。绿壳蛋鸡“1244工程”、温氏生猪养殖一体化等新型产业模式在全县推广。国字号“中国·侗乡茶城”喜获授牌。尚重洋洞有机小镇模式广受关注。农业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的贡献大幅提升。
 

  这是航拍的黎平县境内的黎(平)洛(香)高速公路美景。如带的高速公路在满眼绿色的山区大地蜿蜒穿行,宛如一幅幅交通生态画卷(杨代富 摄)
 

  坚持走生态工业发展道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千企引进”工程成效显著,新引进工业项目13个,签约资金25.98亿元,到位资金6.9亿元。“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累计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完成企业技改升级5户。大力实施“双服务”、“百千万”工程,加强优惠政策措施兑现,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户。开工中医药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旅游装备制造园等项目15个,竣工投产项目8个,华润新能源风电等在建项目快速推进。以大数据、大健康、新型能源、新型建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64亿元,以硅冶和木材、石材加工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完成产值8.2亿元,工业比例进一步优化。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6亿元,“一区三园”格局初步形成。

  建成县级电商产业园、“供销E家”县级运营中心、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临时物流县级配送中心各1个,乡镇(街道)电商点24个、村级电商点216个,实现“黎货出山”,全县大健康产业投资、电商零售额分别完成36.83亿元和5410万元,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先行区和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

  培育形成黎平茶、黎平山茶油、黎平茯苓、黎平大米、有牛黑米等十多个特色品牌,以绿色为引领的“互联网+”产业扶摇直上,全县绿色有机食产品,远销全国21多省市。

  以铸魂、铸廉、铸勤行动为抓手,坚持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监督,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落实“两个责任”,全县上下干事创业激情和后发赶超氛围日益高涨,政治生态不断向好。

  全方位贯彻落实“工作目标、岗位责任、正向激励保障、负向惩戒约束”的“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懒政问责、失职追责的考评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铸勤行动”,紧盯“四风”新动向、新情况,抓住重要节点、重要领域,严查我行我素、顶风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廉而不勤、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全县干部作风进一步改善。服务发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2017年,黎平招商引资项目43个,到位资金50.69亿元,引进2家世界500强企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尚重经验”成为全州贫困山区招商引资、在家就业、增收致富“新样板”。发展动力由依靠自身聚力向内聚动力和外借助力综合推动转变。

  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引进急需人才,创新创业驱动战略,全县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完成156件和66件,分居全州第3位、第4位,油茶良种引种获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
 

  黎平县肇兴侗寨(龙永乾 摄)

 

  大目标:跨越赶超大发展
 

  以“三个同步”为抓手,围绕 “一城一地一品牌”目标,在文化引领、开放带动、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实施跨越赶超,引领经济社会大发展。

  以打造国际化侗文化旅游首选地为目标,加快景区升A工程,全力打造肇兴侗寨、古城翘街和八舟河“三台发动机”,启动旅游项目51个,总投资25.17亿元,“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完成投资1.4亿元。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做好旅游推介,办好中国侗年、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百节之乡”节庆,以节引媒,引爆宣传。全年共刊发宣传黎平各类宣传稿件89064篇(件),创历史新高,万人侗族大歌合唱团入选《基尼斯纪录大全》,有力地提升了“侗都黎平·颐养胜地”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助推全县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2017年,旅游接待人数达452万人次,同比增长38%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54%。

  此外,2017年黎平县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平善村被评定为“全国文明村”,城关一小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刘善平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创业青年吴贞琼获评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黎平绣娘陆婷获得全国五·一奖章,典型引领凝聚黎平正能量,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强化。2018年央视春晚四大分会场之一落地肇兴,“侗都黎平”的文化盛宴,必将大放异彩。

  大目标引进来大项目,大项目拉动大发展。全年完成编制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151个,66个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州投资盘子,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8亿元。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8次,开工项目94个,总投资200亿元。积极适应国家投融资政策变化,争取各项转移支付资金28.99亿元,同比增长14.1%。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含省预算内)项目53个,项目总投资10.45亿元。以大交通为突破口,推进黎平机场改扩建、黎靖高速、黎剑高速建设,厦蓉高速广西段实现通车;完成6条公路改建和实施3条公路改扩建工程,完成19条256.76公里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和21座危桥改造工程,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路基841.8公里,路面硬化401.5公里,交通引领助推大发展,全县“大干快上”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今年以来,黎平以打造黔湘桂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推进空港新区,工业大道,世纪大道,工业大道,新城大道,新城东路西路,天生路,迎宾大道等建设。多彩谷国际康养基地、奥体公园、雁归兴黎创客园、客服务中心、产城景互动区供水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掀起新区建设高潮。

  以节点改造、景区打造为重点,全面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39%。按照“8+X”建设标准,投入2.5亿元加快推进茅贡、肇兴、双江等特色小镇建设,肇兴入选全国特色示范小镇和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投入2亿元基本完成20个美丽乡村建设,竣工述洞等21个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铜关、滚正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水口镇平善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城市品位和乡村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比利时国际钢琴大师尚马龙在2017中国侗年开幕式上弹奏《让世界听见黎平》(杨代富 摄)

 

  黎平县委、县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抓好“新两基”和“两项督导”评估工作,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8%,“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7.8%,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率实现100%;启动黎平八中建设,新建和改造村级幼儿园50所、学校4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基本完成,黎平职校进入省重点职业学校和“百校大战”项目学校;营养餐改善计划全面实施,597所学校67458名学生受益。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城镇居民医保就医实现即时结算,县中医院楼纳入省“百院建设”名单。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7所,新建、改建村级卫生室35个,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双下沉、两提升”,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9.9%;城镇新增就业665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8%,职业技能培训11030人。农村“三留”、老、弱、残、未成年人、困境儿童等关爱救助力度加大。被授予贵州省“划骑跑运动基地”、“摔跤训练基地”;举办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完成“广电云”户户用安装5417户,建成农家书屋59个。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社会事业发展进步明显。

  投资8464万元实施天网二期工程和“雪亮工程”,加强社会面管控,实现城区、重点景区全覆盖;组建200人特巡警队伍,乡村巡逻巡防队伍520余支13000余人,织牢地网,实现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破案率三提升。政法机关综合满意度为99.3%,全省排名第八位,全州排名第三位;其中对公安机关满意度为98.68%,全省排名第十位,全州排名第五,同比去年上升49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走进黎平,城市在提质扩容,交通建设日新月异,旅游持续井喷增长,产业建设蒸蒸日上,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天时地利人和。目之所及,黎平干事创业精气神十足,城乡发展春光无限!(姚进忠)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收藏本文]
安徽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安徽信息港"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安徽信息港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