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发布会
国内
山东网视
电影风向标
母婴
食品
财经
房产
汽车
旅游
女性
搞笑
网上安徽
3G
媒介
手机安徽网
国际
安徽信息港
金网
安徽评论
安徽社区
新思丝
奇闻
科教
军事
教育
体育
健康
招聘
IT
食品
乐卡会
行业联盟
前沿焦点 > 新闻 > 云上丹寨 康养福地系列报道之二

云上丹寨 康养福地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16-06-22 11:23 浏览 人次

贵州丹寨县:歌的世界  舞的海洋

丹寨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是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祭祀蚩尤的“祭尤节”的地方,是民族风情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丹寨的民间节日有祭尤节、苗年、翻鼓节、吃新节、牯藏节、踢毽节、锦鸡文化节等。每逢节日,人们穿着民族盛装,唱山歌、飞歌、情歌,跳芦笙舞、板凳舞、锦鸡舞,吹芦笙、芒筒、拉古瓢琴、吹木叶,踩歌堂、跳(唱)花灯,斗牛、斗鸟、斗鸡、赛马……到处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云上丹寨,大美非遗”万人颂贾活动现场一角(龚超 摄)

丹寨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是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祭祀蚩尤的“祭尤节”的地方。蚩尤与炎、黄二帝并称中华三大始祖,是苗族的祖先。丹寨是历史上数支苗族迁徙路线上的居留地,有许多以“尤”为名的地名。

丹寨有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另外,苗族古瓢琴舞、翻鼓节、苗族历法、苗族百鸟衣等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丹寨民族文化分布于全县六个乡镇,很多乡镇特色村寨的民族文化是贵州乃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品。2007年,经文化部门申报,省文化厅批复命名了“扬武乡蜡染艺术之乡”、“排调镇麻鸟锦鸡文化之乡”、“龙泉镇排牙芒筒芦笙艺术之乡”、“龙泉镇卡拉鸟笼艺术之乡”、“南皋乡石桥古法造纸之乡”。

卡拉鸟笼

丹寨“锦鸡舞”、“芒筒芦笙祭祀乐舞”连续夺取第一届、第二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金黔奖,是华夏舞蹈艺术的奇葩。

丹寨境内有多个苗族支系,仅苗族服饰就有8种之多。苗、水、侗、汉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丹寨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锦鸡舞、蜡染、芦笙、鸟笼、花带、硒米、古法造纸名扬海内外。丹寨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形成了都柳江民族文化与生态风光精品旅游线一道最靓丽的风景,是民族风情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丹寨的民间节日有祭尤节、苗年、翻鼓节、吃新节、牯藏节、踢毽节、锦鸡文化节等。每逢节日,人们穿着民族盛装,唱山歌、飞歌、情歌,跳芦笙舞、板凳舞、锦鸡舞,吹芦笙、芒筒、拉古瓢琴、吹木叶,踩歌堂、跳(唱)花灯,斗牛、斗鸟、斗鸡、赛马……到处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锦鸡舞

苗族锦鸡舞

锦鸡舞发源于丹寨县排调镇境内,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亚族群。他们居住在麻鸟、羊先、也改、党早、加配、羊物等村寨,方圆约50多平方公里,两万多人口。

传说这支苗族的祖先住在东方大平原上,后来迁到一个叫“展坳对社”的沙滩边居住,又因洪灾,才沿江而上,来到这里。苗族有洪水滔天后人类只剩下葫芦兄妹,兄妹结婚繁衍人类的传说。女娲不仅是苗族的祖先,而且是芦笙的发明者,《白虎通》说:“匏曰笙”。《世本》说:“女娲作笙簧”。

传说祖先们来到这里,没有田耕种,他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小米助他们度过饥荒,锦鸡也就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于是,他们模仿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又模仿锦鸡的求偶步态跳芦笙舞。而在深层潜意识里,这支苗族自称“嘎闹”,系远古鸟图腾部落的后裔,至今,锦鸡舞仍在他们的祭祖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锦鸡舞在十二年一次的祭祖活动中担当重要职责,节日娱乐是锦鸡舞表演的最大内容。婚庆、迎客礼仪、青年男女的“跳月”,都依托锦鸡舞来进行。

锦鸡舞的伴奏芦笙,苗语称:“更拉”,又称“四滴水”。表演锦鸡舞时,男性吹芦笙作前导,女性随后起舞,排成一字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下肢动作多,上肢动作少,左右手垂直于短裙边放松,随舞姿自然摆动,脚步尾尾律动,回环复沓、优雅流畅,含情脉脉,细腻娓婉,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

现场展示腊染产品(谭力 摄)

苗族蜡染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印花工艺。古称“蜡缬” 。亦是苗族“丹都支系”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苗语称“木图”(mub tut)。该支系自称嘎弄(ga33 nou23)他族称之为“白领苗”。

丹寨蜡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新唐书·南蛮传》上记载:应州(今黔南、黔东南一带,丹寨也在其内)少数民族首领谢元琛曾带领一个身穿蜡染刺绣(卉服鸟章)服装的乐队去朝见唐太宗。

丹寨苗族蜡染的分布区域位于县东南面的扬武乡、排调镇一带,以扬武镇的排莫村、排倒村、排调镇的远景村为中心,整个蜡染区域约50多平方公里,21个自然村寨,14500人。属云贵高原南缘的斜坡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温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里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丹寨苗族蜡染是为制作者本身需要而创造的艺术也是女性的艺术。主要制作的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有女性盛装和童装、床单、背面、包袱布、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寿被等。

丹寨苗族蜡染工艺有点蜡和画蜡两种。点蜡是以圆点排列为虚线,再由虚线组织成图案;画蜡则以线和块面来描绘图案。苗族蜡染可分为“几何纹”样和“自然纹”样两大类。几何纹比较抽象概括,最具代表性的有“涡妥”纹,是一种水涡旋纹,传说是祖宗迁徙途中渡过的河流中旋涡,固定在女性盛装上的肩背、衣袖处,不能更改;而丹寨苗族蜡染的作者们更喜欢使用自然纹样,自然纹样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作图案的素材,随心所欲地创作,活泼流畅,造型生动,富于夸张。特别是鸟的变化最为丰富,想象力异常大胆,简练传神,乡土气浓,富有童话般的梦幻色彩。

蜡染工艺流程为:布料制作、蜡液制作、蓝靛制作、画蜡、浸染、脱蜡、缝合等十来道工艺。

丹寨蜡染由于地域的封闭,这里较好地保存民族文化传统,经过苗族妇女世代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和美学、心理学、宗教学研究价值。它又是苗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写照。

人工造纸

石桥古法造纸

石桥古法造纸位于丹寨县北部,南皋乡西部,苗族聚居的石桥村。石桥海拔700米,属低山地貌。清水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南皋河呈S型绕寨脚流过。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1月均温5.4℃,7月均温23.9℃,年均温15.5℃。无霜期266天,年降雨量1021.8毫米。

石桥因一座天然石拱桥连接河两岸山崖而得名。 造纸作坊即在天然石桥50米对面大岩脚石壁下。 石壁宽约百米,高约八十米。石壁前倾,能遮避风雨,是一座极好的天然厂房;内有一清澈的泉水,是造纸最好的水力资源。解放前有纸槽40多架。今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专家考证,石桥白皮纸制作工艺具有唐代造纸艺术风格,石桥苗族先民借鉴汉民族的造纸技术,它利用当地丰富构皮、杉根制作白皮纸。石桥村造纸人家,每年择吉日举行盛大活动,祭祀蔡伦。

石桥古法造纸工艺流程,与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后汉书·蔡伦传》载:“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苗族历史上曾长期居住在楚地。楮树当地叫构皮麻。至今仍是石桥造纸的主要原料。“构皮麻”通过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碓料、袋洗、打槽、抄纸、压纸、晒纸、揭纸、包装等十多道工序,生产出白皮纸。

石桥纸制品有白皮纸和彩色纸,其中彩色之可分为云龙纸、皱褶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等六大系列。由于石桥白皮纸靠原始手工操作,工艺细腻,纸质优良,具有柔韧性、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等特点,深受国内外顾客青睐。产品远销西欧和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石桥古法造纸制作工艺属唐代造纸工艺, 已有1000多年的历。

南皋型服饰(便装)

苗族服饰

丹寨县是以苗族“嘎闹”支系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苗族占总人口76%。位于云贵高原南缘的斜坡地带,黔东南州西南面,东接雷山县;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相连;西与都匀接壤;北抵凯里市;西北与麻江县隔清水江相望。苗族“嘎闹”支系人民长期在这一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里生活和劳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

丹寨县境内苗族“嘎闹”支系有七个亚族群,他们自古就有把自己的图腾物作为饰品图案来穿着佩戴的习俗。从现在能收到的古老服饰对比,七个亚族群古装差别微小,最能保持原貌的是“雅灰型”的百鸟衣。随着时间的延伸,各亚族群的区别越来越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能体现的刺绣或蜡染技艺上,竭尽其能地表现他们的图腾物—--鸟纹,把鸟纹发展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对鸟的极度崇拜,造就了苗族“嘎闹”支系的服饰艺术形象和艺术魅力,并向外透露了“嘎闹”支系的族源信息。而“百鸟衣”“锦鸡服”“蜡染古装”等则成为对鸟崇拜的集中体现,也成为该支系鸟文化艺术的经典。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夺得2009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舞蹈最高奖——金黔奖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

丹寨县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主要流传于丹寨县境内所有的苗族村寨,以及周边雷山县、榕江县、三都县、都匀市的部分地区。

《苗族简史》已有定论: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乐器“笙”与“匏”。苗族在长期战争和迁徙中,芒筒芦笙一直伴随着他们,并以此鼓舞苗族先民战胜了一次次的困难和挫折。到丹寨定居后,苗族人民世代保持了芒筒芦笙乐舞最原初的宗教功能。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每队由三支芦笙、13支芒筒组成,每支芦笙和芒筒需一个人吹奏,全乐队为16人组成。吹奏时,芦笙领于前,芒筒随于后,且吹且舞,沿着顺逆时针方向围成圆圈,缓缓向前。吹奏中,众人以脚蹬地,发出整齐的舞步声以和之,所以苗族称为“齐心集鼓社,齐步踩笙堂”。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最初作为苗族鼓社祭祀活动的宗教乐舞,后延生为丧葬仪式,至今仍在苗族村寨里的丧葬仪式上使用。丧葬用的曲调有过路曲、进门曲、悲伤曲、送别曲、安慰曲、离别曲等曲调。

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是苗族的传统乐舞,专为宗支大型祭祀和丧葬之用,它演奏独特,曲调悲壮肃穆。具有鲜明的宗教乐舞特征。它主要流传于丹寨“嘎闹”支系的七种服饰文化圈内,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芦笙,在苗族芦笙大家庭中独具功能和风格,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芦笙是为祭祀祖先和祈求风调雨顺、祈盼丰收而兴起的。经历数千年,芦笙的功能有所演变,由娱神转化为娱人。惟有芒筒芦笙及其祭祀乐舞保持着芦笙最初的原生态文化。

现场颂贾第五章(谭力 摄)

“贾”流传在丹寨县全境以及凯里市、黄平县、麻江县、雷山县、三都县、都匀市等的苗族部分地区。“贾”为苗语音译,意为贾理,即苗族经典。它是一种在当地苗族社会中最具权威和影响深广的独特文类,为亦诗亦歌体文学样式,总篇幅有1万多行。“贾”的内容广博精深,包括开天辟地、人类产生、苗族迁徙史与分布、婚姻制度与婚俗、苗历、祭祀等等。

“贾”是苗族先辈留给后人最为重要和深具代表性的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文学、史学、哲学、法学、民俗学、自然科学、巫学、语言学的综合集成,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贾”中记述了许多关于人类及自然界中的矛盾、纠纷及这些矛盾、纠纷的解决或发展结果。除了小部分是说明自然界及物种间相互依存、相生相克的道理外,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反映苗族社会的民事纠纷调处及道德行为规范,通过对事例、案例的平实叙述,寓褒贬、观点于其中,让人们领悟苗族最基本的思想观念,树立评断是非的准则。

“贾”经过苗族“贾”师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提炼加工,在篇幅框架构建、内容编排、遣词造句上,可以说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贾”几乎荟萃了苗族民间文学的所有艺术手法,是苗族民间文学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苗族先民通过口述巨著“贾”来叙述与解释人类和自然的重要现象,阐述最基本的人生道理与自然观,树立评判是非与美丑善恶的依据和准则,从而构建起一套苗族特有的“贾理”,成为苗族人民自己的“圣经”。

苗族人民传承“贾”,是通过举办传授班、家庭传承、拜师学习等形式,并形成独特的传承仪式。

千百年来,苗族人民以懂“贾”为荣,以授“贾”学“贾”为美事,以遵崇“贾理”为美德,深感“汉族离不开书,苗族离不开贾”。

苗年节招待客人的酒菜(黄晓海 摄)

苗年

苗年(苗语“nongx niangx”、“nongx niangx nes”),是清水江、都柳江流域苗族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自古以来,这一地区的苗族就使用着与汉族 “农历”不同的历法——苗历。苗历的岁首,即为苗年。

过“苗年”的日子,有经协商按顺序进行的习惯。时间在农历的十月、十一月期间,这种习惯,也使得这些不同的苗寨在各自不同的“苗年”日子里,轮流成为该苗族区域的狂欢中心。

“苗年”对于苗家,是庆祝丰收的日子,是一年里劳作的结束与欢乐的开始。到了苗年,芦笙和鼓就可以搬出来尽情欢跳。从这天开始,苗族群众便开始了一寨又一寨的芦笙盛会和一个又一个的喜庆节日,走村串寨,你迎我往,一直欢乐到春天二月里的“翻鼓节”。

“苗年”的主要活动,包括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团年饭”“串寨酒”、跳芦笙等,部分地区还举行斗牛、斗鸟、赛歌等活动。

在丹寨及丹寨周边县市,有苗年习俗的主要有“嘎闹”支系的四个亚支系,即“尤”支系(主要居住在丹寨北部、凯里南部和麻江东部)、“恭”支系(主要居住在丹寨境内、凯里南部和剑河、台江、黄平、麻江的部分地区)、白领苗支系(主要居住在丹寨南部、三都北部)和清江苗支系(主要居住在雷山西部、丹寨东部)。

与上述流传地域对应,在丹寨县境内,“苗年”流传的地区主要是北部、东北部的南皋乡、兴仁镇各苗寨,以及东南部排调镇、扬武镇、雅灰乡的部分苗寨。黔东南州内过“苗年”的,主要有雷山县、凯里市等的苗族聚居区。

节日当天,姑娘们身着盛装在一起聊心事(黄晓海 摄)

苗族祭尤节

苗族祭尤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流传在丹寨县扬武镇的腊尧、扬颂、干改、干河;排调镇的孔庆、双尧;龙泉镇的新塘、乌尧、野蒿;兴仁镇的岩英、乌里、乌佐等龙姓苗寨。据考证,就在几十年前,丹寨还有排调孔庆等更多的苗寨过祭尤节。

“祭尤节”苗语叫“农尤”,“农”意为吃或祭,“尤”为人名,族名。其意为祭一位叫尤的先祖。据腊尧寨代代相传的族史:很久以前,腊尧人的一位祖先,天生怪异,勇猛异常,曾在部落之间的征战中威震一方。但后来,被其他的部落设计诱杀了,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命,一路不停地迁徙,他们有的来到了现在的黔东南,来到了丹寨,腊尧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腊尧人祭尤就是为了祭奠那位遇难的祖先”。这与中国上古时代蚩尤与黄帝、炎帝集团在黄河流域大战,在涿鹿战败被杀后,其不肯降服的族人四散迁徙,其中主要的一支发展为后来的苗族的历史相互应证。“蚩尤”名为“尤”,“蚩”是敌对部落对他的贬称。丹寨是苗族诸多支系迁徙路线中重要的途经地和居留地,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祭祀祖先蚩尤的节日被一代代保留了下来。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在2007年贵州省“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上获取原生态舞蹈类金黔奖

过祭尤节的时间为农历10月的第二个牛场天。过节当天,家家都要备上糯米粑粑、甜酒、鱼、菜叶、树叶,请祭师念祭词,举行祭祀仪式。祭桌上摆9个碗、9块粑粑、9堆菜肴供与9个祖公,这与史书记载的“九黎共有九个部落,其酋长是蚩尤,他有兄弟81人,即81个民族酋长”相应。“祭尤节”祭师在诵祭词时,分别念8段相应的内容,每段都分别供上九碗酒。这些现象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远近四方的亲戚朋友都纷纷聚拢到寨子里共同欢度。

2008年,丹寨“苗族祭尤节”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丹寨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苗族祭尤节,提出了围绕“蚩尤祭地,云上丹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战略目标,并决定从2012年起,把传统的“苗族祭尤节”办成丹寨主要的品牌文化节日。(文/图均由贵州省丹寨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龚超 苟敬萍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收藏本文]
安徽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安徽信息港"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安徽信息港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