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发布会
国内
山东网视
电影风向标
母婴
食品
财经
房产
汽车
旅游
女性
搞笑
网上安徽
3G
媒介
手机安徽网
国际
安徽信息港
金网
安徽评论
安徽社区
新思丝
奇闻
科教
军事
教育
体育
健康
招聘
IT
食品
乐卡会
行业联盟
前沿焦点 > 新闻 > 世界因互联而变,企业协同OA办公该去哪儿?

世界因互联而变,企业协同OA办公该去哪儿?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 2014-05-20 14:41 浏览 人次

从移动互联中汲取营养,与世界互联互通,协同从未如今天这般融入到企业运营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感受着企业协同办公快速发展的脉搏,协同OA从未如今天被各行各业瞩目。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舞台上:跨越,则鹰翔长空、搏击万里;融合,则水乳交融、命运相连。

“在移动互联时代,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协同带来的强大推动力量,这种颠覆式的变革,将为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思路。”致远软件董事长兼总裁徐石于今年3月在致远2014伙伴大会上的这番话表明:移动互联经济正在崛起,互联技术以及商业模式将日新月异。

变化中的世界

放眼望去,我们的世界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借助互联思维,白手起家的马云,不仅将阿里巴巴推向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翘楚之位,还成就了互联网金融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客户数超过4900万。

而小米的成功逆袭,更被业界解读为“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企业的游戏规则”,它的商业模式不是靠硬件靠服务赚钱,而是定位于发烧友手机,并形成了独特的粉丝文化——充分听取用户声音,快速试错,快速迭代。互联网经济让流量经济向粉丝经济转化。尽管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合称BAT)在如何做虚拟内容上,三家秉赋不同,打法各异,但认识却空前一致:谁能抓住粉丝,谁就能赢得未来。

可以说,移动互联思维已无处不在,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更便捷、更直接的客户端互动、体验、口碑传播、圈子营销等行为。而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社交正是实现这些行为的重要技术手段,正在以一股新的技术变革浪潮,吞噬传统工作与管理模式。

“2020年我们会进入5G时代,速率会提高1000倍。”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把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企业社交在近几年发展的故事,形容为令人“眼花缭乱”。产业在转型,业务发展在加速。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随时了解信息,随时应对。尤其是伴随着电子产品一起成长的年轻人,对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他们希望用自己熟悉的设备工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几乎每个人至少三台设备,这让BYOD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

Gartner称,到2016年我们桌面上唯一的线将是电源线,网线、电话线都将永远地消失在历程发展过程中。那时,全球将有45亿台私有设备接入互联网,全天24小时不中断,我们将彻底改变办公桌和办公室的概念,真正进入移动办公时代。

有业内人士预测:十年内,企业将打破现有的办公习惯,不再朝九晚五,越来越多的跨地区甚至跨时区的团队将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们将借助各种互联网接入方式随时进行会议与协作。这使得工作和生活充分协同,也更加自由和灵活。

机遇与挑战中的协同智慧

然而,面对商业模式、管理变革、产品技术层出不穷的颠覆式创新,企业如何拥抱移动互联?如何以人为中心,构建起高绩效的协同组织?如何在纷繁大势中越沟迈坎,有效实现互联经济环境下的转型升级?

我们发现,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让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比如:对互联网环境的驾驭能力,对无处不在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如何把企业战略融入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每个流程中,如何在高效协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等等。

也就是说,移动互联时代的企业管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但向互联网思维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更是许多传统企业的不二选择。我们需要像阿里、小米等公司一样,借助互联网思维重塑企业管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过去20多年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

传统企业要想跨越管理鸿沟,实现由组装加工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与资金密集、信息与管理密集型企业转型,必须要借鉴互联网思维,即实现开放、协作、整合、共享的管理模式。要知道,在企业管理中,管人(组织管理)与管事(业务管理),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协同办公管理能完成日常的行政办公、审批和管理等工作,同时也是一个应用集成平台和统一的门户。作为信息化工作者,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想办法实现多种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和业务集成,打通企业内部各单位、部门、组群、员工之间的信息孤岛,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与外部供应商、外协厂、分销商、客户的联系,能超越组织、地理、时空界限,进行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和处理。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业务需求,让大协同走向时代的舞台。

创建高绩效协同组织越来越重要

正所谓有组织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协同。显然,创建高绩效协同组织在互联网经济中变得尤为重要。高绩效协同,可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业务转型升级,还可以构建高效敏捷型组织,实现虚拟组织的协同以及全球化运营,甚至可以让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致远协同研究院研究发现,在过去三年中,中国企业对组织行为绩效的关注度有了明显变化。一方面,互联经济的崛起,对企业在组织协同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已经明显感受到组织行为对于效率的影响和价值。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企业内外部协同作为企业战略,并开始使用协同工作平台,构建高效协同组织。通过协同管理工具的使用,可以让企业在目标清晰度、计划执行效率、目标达成率、组织流程弹性、流程有效性以及流程可优化性等主要指标方向,获得显著的提升。

 

点击浏览下一页

 

致远大协同平台价值凸显

在诸多协同工具中,新一代致远V5协同工作管理平台,以工作、管理效率的“源”和“本”为基础,围绕人的连接、沟通、控制和协同,全面整合企业业务系统,实现企业的智慧和灵动管理。

致远V5协同工作平台,整合了移动互联、云计算、社交网络等领先技术,服务于不同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和组织,全面支撑不同行业、不同形态的协同管理和应用。依托V5协同平台,致远拥有了适用于各行业的庞大产品群。包括面向企业的V5-A系列,面向政务及公共管理的V5-G系列,面向教育行业的V5-E系列,以及面向移动应用的V5-M系列等。

经过十多年的耕耘,致远协同平台衍生出协同云平台、桌面软件A6和A8、UC协同套件和移动应用M1、乡镇通等多款标准产品,以及ERP集成插件和致远服务平台等。在产品的开发、实施、运营以及与渠道合作伙伴合作过程中,致远开始向千万级客户服务进军。

为了让更多伙伴感受到协同的魅力,合作共赢,共同撬动协同亿万级市场增值空间,建立良性的协同生态环境,致远软件在2014年开始,将以V5为纽带,组建协同大联盟,并从3月份开始在全国进行巡展。目前,致远软件巡展的足迹已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数十个城市。

颠覆的力量 ,协同实践全面铺开

在致远软件2014年的全国春季巡展中,我们发现,强调信息交互、知识分享的协同力量正在改变着中国的许多企业。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革正在各行各业展开。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作为中国500强企业之一,京博控股公司始终坚持以员工和客户为经营原点,以市场为导向,走“突出主业,兼顾相关产业” 的发展战略,紧跟市场,科学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

但在没有实施协同之前,从京博总部下发一个红头文件,都需要有专人骑着自行车,绕着5400亩的京博工业园挨家挨户送,而在外地的分支机构,则通常都要耗费2-3天的时间才能送达,反馈则需要更多时间。每个高层管理者都要接收、审阅很多报表、报告、甚至多达10多人次不断进入办公室进行请示、汇报,高管每天几乎都有半天时间是必须完成案头工作,难以离开办公室。随着京博控股地快速发展,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的管理控制,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公司决定采用协同办公平台来进行管理的落地。

通过协同办公系统(A8)与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财务系统(U8)的集成建设,京博控股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信息化构架。这些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给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全公司的运作带来了便利。相对其他协同产品,致远A8的性价比最高,可以完成集团化信息管理需要、提高整个集团办公效率、固化办公流程、加强团队协作、降低办公费用、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

同样,协同的身影也出现在交通运输行业。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从办公自动化到协同管理的实践之路,在2008年1月就已开始,不仅制作及绑定各类公文收发模板、表单50多个,还建立了OA与财务NC、监控系统等内部系统的连接通道,建立了车辆申请、办公设备申请、图书档案资料借阅申请等应用。2011年10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完成移动办公系统的建设,满足了企业随时随地办公的需求。完成了办公自动化到协同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说起协同实践心得,海南港航信息化主管王勇表示:“当信息化深入到企业管理、生产和服务的方方面面时,当系统从办公自动化迈向协同管理之道时,当平台战略已经切切实实需要我们直面时,协同系统能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从平台的视角实现办公与业务的对接、整合、甚至实现二者的无缝融合。”

另外,还有政府、能源、房地产、制造、连锁商贸、教育等各个行业的用户,都在努力展开双臂,拥抱大协同。

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协同管理,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作革命,将发出移动互联的最强音。无论你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多大规模,处于怎样的业务领域,协同创新,每一天都在路上。而在充满无限可能的大协同时代,我们可以套用一句有点老套的话来结尾:少年,请乘风破浪!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收藏本文]
安徽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安徽信息港"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安徽信息港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